2020年9月3日,時值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,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院陳俊祥蒞臨我校,為綿陽師范學院師生做了《原子情懷,歷久彌香》的報告。八十八歲高齡的陳俊祥先生精神矍鑠、思維敏捷、開朗健談、充滿激情,他的報告史料翔實、內容豐富,語言生動、風趣幽默。在三個小時的報告中,他帶領綿師廣大師生穿越時空,體驗了兩彈一星人“熱愛祖國、無私奉獻,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,大力協同、勇于登攀”的偉大精神。此次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系列學術活動的開篇報告會,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和部分學生、科技處相關領導、學校新入職的輔導員等聆聽了報告。


陳俊祥用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”概括中國兩彈研制經過。當時不僅科研條件艱苦,兩彈人的生活環境也十分艱辛。青海原子城海拔高,空氣稀,水燒不開、飯熟不熟,食物資源更是稀缺,并且受到當時國家經濟條件的限制。上世紀七十年代,搬遷到綿陽后,“兩彈人”依然發揚“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”的精神。他自豪地講道,中國用美國人1.4%的資金投入,取得了與先進核大國同等水平的驕人成績,充分體現了兩彈一星人的艱苦奮斗、協同攻關的精神,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。陳老等老一輩科技人“草原獻青春,大山獻兒孫”的事跡深深感動了師院師生。最后,陳老激勵廣大教師公和青年學子: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,勇于創造燦爛的明天。夢在前方,路在腳下,努力加油吧!
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主持了此次報告會。她指出,“兩彈一星”精神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、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靈魂。陳老的報告講出了家國情懷、道出了兩彈一星人的初心和使命。在我國荊棘滿布、艱難曲折的自主創新、科技強國的道路上,“兩彈一星”精神是中國人勇于革命、不懈奮斗的精神動力。
(來源:馬克思主義學院 文:潘祥超 圖:陳莎;審核:馮莎)